• 主页 > 知识问答
  •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:曲棍球之乡的辉煌与未来,2024年亚洲冠军杯赛精彩回顾

    图①:20世纪80年代,莫旗青少年在村头打曲棍球。图片由莫旗委宣传部提供②:2024年男子曲棍球亚洲冠军杯赛中,中国球员(左)在比赛中进攻。本报记者 吴勇 摄

    核心阅读

   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被誉为“曲棍球之乡”。多年来,莫旗运动员一直是国家曲棍球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用橡树树干制作简单的球杆,在国际比赛中不断取得突破……这片土地见证了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碰撞,也体现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力量。

    亚运会打篮球比赛规则_篮球亚运会_亚运会篮球测试赛

    80 岁的达斡尔族男子哈森学会了用智能手机观看体育赛事直播。 2024年男子曲棍球亚洲冠军杯赛将在莫里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举行,让这个国家第一位国家级女曲棍球教练兴奋不已。赛事中,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男歌队获得亚军,创下了亚洲冠军杯的新纪录。这支国家队共有7名莫奇运动员。

    国际曲棍球联合会主席马迪亚布向莫奇授予“冰球荣誉之城”牌匾,并在“冰球之乡”纪念册上签名;亚洲曲棍球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任古拉姆·高斯也在《荣耀归于曲棍球莫奇》“模范”纪念册上签名。各种奖项彰显了莫奇对冰球运动的贡献。

    哈森一生从事曲棍球运动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大赛”的代表性传承人。他参与了中国曲棍球运动的发展和成长,见证了无数达斡尔族人进入曲棍球专业领域。数字。 “作为他们中的一员,我感到由衷的自豪!”哈森感慨地说。 “男曲取得突破,女曲在巴黎奥运会获得亚军,成绩来之不易,荣誉背后莫琪的故事非常感人。”

    每一个“脚印”都见证着爱

    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进入莫七,大兴安岭南麓特有的橡树在雪中挺立。在墨旗长大的孩子们经常就地取材,用橡树枝制作简单的球杆,在空地上奔跑玩耍。莫奇曲棍球训练基地副主任孟立志就是其中之一。他从农村一路打拼到职业队和国家队,参加过多哈亚运会、北京奥运会等重大赛事。

    亚运会篮球测试赛_篮球亚运会_亚运会打篮球比赛规则

    走进达斡尔民族博物馆曲棍球历史陈列馆,你可以看到曲棍球的“成长”。现代曲棍球于1908年首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。新中国成立后,为了填补竞技体育的空白,当时的国家体委派出专家组到全国各地考察发展情况曲棍球。专家组来到莫旗,惊讶地发现,达斡尔族传统运动“博依阔”(达斡尔语意为“曲棍球”)在比赛装备、比赛规则等方面与现代曲棍球颇为相似。 1976年,中国第一支男子曲棍球队在磨岐成立。 “队员大部分是达斡尔族人。”莫奇曲棍球训练基地原主任鄂文举回忆道。 1980年,哈森发起组建了中国第一支女子曲棍球队并亲自执教。

    50年来,莫奇球员一直是国家冰球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队和省队的教练,并作为裁判活跃在国内外比赛中……1989年,莫奇得到了中国冰球协会的认可。 “曲棍球之家”。中国冰球莫里达瓦训练基地、中国冰球博物馆落户莫奇。中国第一支曲棍球队的诞生、中国第一部曲棍球规则的制定……每一个“足迹”都彰显了摩奇人对冰球事业的执着。爱。

    从低谷往前推

    赛场上,球员们各自就位,开场哨打破了沉默。绿茵场上,球员们使劲挥杆,但球还没来就来了。

    “莫奇有着良好的冰球群众基础,这里的观众不仅了解比赛,还能喊出很多球员的名字,这在其他地区是很少见的。”中国男子曲棍球队领队王童表示,“在摩奇,曲棍球一点也不小众。”

    每当看到球场上活泼的学徒们,51岁的孟立志一定会想起年轻时的自己。 “当时的条件与现在有很大不同,但人们却苦中作乐,对冰球充满热爱。”

    莫奇曲棍球队成立的最初几年,训练和比赛条件都非常艰苦,甚至没有合格的比赛场地。 2002年,训练场的草坪早已破败不堪。无奈之下,莫奇只得用球员“替换”草皮。孟丽智等7名球员被调换至其他球队。日常训练时,队员们睡看台、住仓库、买站票参加训练营……”训练结束后能在食堂吃上一大锅米饭,真是幸福的时刻。 ”孟荔枝至今记忆犹新。

    为了冰球运动的发展,后来成为我国第一位国际冰球裁判员的尹玉峰走遍了各地。中国冰球协会主席雷军回忆,十多年前,他多次来到莫奇,看到了“冰球之乡”的底蕴,并获得了对莫奇的支持。

    渐渐地,队员们的成绩越来越好,队内的条件也日益好转,队员们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。在全国各类比赛中,内蒙古男子曲棍球队共获得冠军50余个。在国际舞台上,中国男歌取得了亚运会亚军、奥运会第11名、世界杯第10名等历史最好成绩。莫奇运动员每次都到场。截至目前,莫旗已为省队培养了500多名运动员和教练员,其中200多名运动员和30多名教练员入选国家集训队。

    亚运会打篮球比赛规则_篮球亚运会_亚运会篮球测试赛

    探索体育与教育融合的新途径

    2024年男子曲棍球亚冠杯中场休息期间,7名海外裁判来到莫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指导曲棍球学生训练。

    “我受益匪浅!”全程观看的副校长于爱军感叹道:“他们是专业人士,日常训练思路和我们不一样,特别注重发挥个人特长,同时培养团队意识。”

    一场训练赛结束后,曲棍球专业大二学生敖汉泽满头大汗。知道专家对自己的表现表示赞赏,年轻人既害羞又兴奋。 “‘在国内’举行的国际比赛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。”已经进行了四年专业训练的敖汉泽表示,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运动员。 “我们有这么好的团队,训练场的条件比以前好很多,我会更加努力。”

    2015年,莫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曲棍球专业,目前已向职业队输送了多批运动员。今年,学校与其他高校开展联合办学,招收曲棍球专科生,让运动员在打篮球的同时接受专科教育,为曲棍球运动员的升学开辟了道路。

    “推动体教融合,有利于培养后备人才。”鄂文居表示,经过多年的实践,他发现选手想要突破技术瓶颈,必须从提高文化素质入手。

    目前,莫旗40所中小学全部开设冰球课程,其中39所建立了校级冰球队,还建立了全级别U10、U12、U15半职业精英冰球班。 “凭借莫旗浓厚的冰球氛围,我们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培养体系,优秀的球员有机会被专业队直接选拔,这为冰球运动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。”莫旗教育体育局局长刘金柱说。

    《人民日报》(2025年1月24日第13页)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hina-sante.com/html/tiyuwenda/9496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